曾国藩起兵早期,既无人又无钱,就是一纸诏书,就开始招募乡勇,要救国救民、杀贼勤王,这倒是像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要钱物,只要政策”。湘军大败太平天国后,文正公赶紧裁兵,表明心迹,做了一个“忠诚体国、节劲凌霜”的“同治中兴第一名臣”。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深得朕心”,要不然那个喜欢穿补丁裤子的道光皇帝和喜欢排场的慈禧老佛爷还不知道要忙多少时间、想出多少计谋来放倒他。
曾大人的做法可以称之为自我控制,不知道这是一种境界还是一种悲哀。或许对于国家民族而言,是好事,因为他避免了动乱,维持了局面;但于个人而言,又是怎样的评估呢?叱咤天下的英雄,要为保自己的名节而自我压抑的滋味又有几人能真正体会?领导人的繁忙,如果失去目标,就会是雪地里打滑的车轮,高速空转却什么都不会产生;也会是黑暗中的瞎子,每一步都是错误和危险。
领导人都有一些不一样的逻辑。毛主席说:“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着。”还说:“世界是我们的,更是你们的!”而作为领导人的你让下属忙,他们才会满意,你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均衡,再加几句有高级马屁嫌疑的话——你的下属才安心,才有面子,你才有时间去想大战略、大问题,去做别人不能做的事。立言、立功、立德,各有层次,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