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同样的事或表面现象,其实蕴藏着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如果人们忽视那些细微的差别,笼统地对待问题,就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也就无法对症下药,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处理生活问题,都要讲究方法。只有抓住关键问题,切中问题的要害,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办事情、做工作应从关键处下手,尽量避免过程烦琐,更不要面面俱到。正如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吴甘霖博士说的:“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界定。弄清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就等于找准了应该瞄准的‘靶子’。否则,要么是劳而无功,要么是南辕北辙。”这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对症下药”。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爱曰:“如《三坟》之类,亦有传者,孔子何以删之?”
先生曰:“纵有传者,亦于世变渐非所宜。风气益开,文采日盛,至于周末,虽欲变以夏商之俗,已不可挽,况唐虞乎?又况羲黄之世乎?”
王阳明告诫世人,在做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来随机应变,制定相应的、正确的方法。
世界瞬息万变,人只有顺应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才能因地制宜、因时而化,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