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因为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所以叫张十八。这首诗就像是一幅淡雅朴素的早春图,画中有浅浅的嫩草和蒙蒙的细雨,空灵传神。
首句中的“天街”指的是洛阳城内的定鼎门大街。因为是“早春”,还没有出现百花争艳的盛景,所有的事物在春雨的笼罩下显得朦朦胧胧,有一种静谧的美。诗人把春雨比喻成滋润细腻的酥油,突出了雨丝的细、雨势的小。第二句写雨中小草:早春的小草刚刚萌发,在雨雾的遮掩下若隐若现,形成一种似幻似真的视觉效果。三四句中,诗人用盛春时候的景色与早春的景色对比,赞美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时候,即便是一抹淡淡的春意也会让人觉得振奋,诗人在这里准确地表达出了早春给人们带来的欣喜之情。
作者小传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主张“以文为诗”,作诗讲究新奇,并多发议论。他大力倡导古文运动,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语文小课堂
韩愈比张籍小几岁,却是张籍的良师益友。他引荐张籍进士及第,后来又推荐张籍为国子博士等,在张籍穷困潦倒的时候多次伸出援手。但是,韩愈并不认为自己是张籍的恩人和老师,而是和他平等地交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呈”字意思是“恭敬地送给”,从中就可以看出韩愈对张籍的态度。